热芯盒制芯对砂芯的主要控制指标
制芯是生产出合格铸件的1个重要工序,砂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内腔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及铸件品质,因而如何选择原砂、树脂及固化剂就成为热芯盒制芯的关键工艺环节。本文结合我厂新建铸工车间的热芯盒制芯工艺方案的制定进行研究和分析。
1热芯盒制芯对砂芯的主要控制指标
1.1尺寸精度
我厂由于引进KW公司的气流预紧实加高压多触头全自动铸造造型线,奠定了提高铸件整体品质的基础,对砂芯尺寸精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根据KW公司技术文件进行推算,下芯机下芯的精度为0.1mm,江苏高压浇铸机,对于4100QB柴油发动机缸体而言,共有13块砂芯,其中端头芯和筒体芯共6大块与下芯机密切关联,如果各块砂芯厚度都**差,将直接影响组芯后的尺寸精度,从而导致与下芯机不匹配。这一方面要求芯盒的制造精度必须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芯砂有良好的流动性,制出的砂芯表面致密、强度高,从而缩小并稳定涂料层的厚度,进而保证组合后的砂芯尺寸精度。
1.2强度
主要应控制湿热强度和常温强度指标,湿热强度低于0.3MPa时,顶芯、取芯较易损坏,常温强度指标的选择则与砂芯形状和砂芯的运输路线有关,一般不应低于1.6MPa。我厂4100QB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毛坯为高强度薄壁铸件,要求有较高的浇注温度,一般不低于1400,砂芯受高温铁液包围时间长、面积大,这就要求砂芯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耐高温强度,若砂芯的耐高温强度低,较易在浇注时发生断裂,导致缸体毛坯报废。尤其是缸体筒体芯,在形成缸径处有一凹下的环带,若砂芯热强度低,较易在取芯、搬运时发生断裂;缸盖水夹层芯采用覆膜砂制芯,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各项强度指标。我厂新铸工车间热芯盒制芯工艺流程意味着从射芯、涂料、烘干到转运、配芯、组芯等完整过程,至少需要人力搬动7次,这也要求砂芯必须具有较高的湿热强度和常温强度。经过试验,目前,我厂将其分别控制为热强度 0.5MPa,高压浇铸机多少钱,常温强度 2.0MPa。
1.3发气性
砂芯的发气量过高,会大大增加铸件形成气孔缺陷的倾向,应严格控制。我厂新铸工车间KW线采用国际90年代发展起来的气流预紧实加高压多触头静压造型方式,能形成高硬度的铸型,进而铸造出表面光洁高的精度铸件。但铸型的透气性有所降低,从而要求砂芯的发气量低。4100QB缸体砂芯全套总质量为86kg,绝大部分被铁液包围,若砂芯的发气量过高、发气速度过慢,浇注时气体不能及时、全部地从铸型排气孔、冒口中排出,将形成铸件的气孔缺陷。因此,将发气量控制在18mL/g(850)以下。
1.4抗粘砂性
虽然解决铸件粘砂主要应从涂料入手,但对砂芯的热稳定性也应提出要求,特别是我厂新铸工车间对砂芯尺寸精度要求较高,不允许涂料层过厚,必须要求砂芯具有良好的表面强度和整体的致密性。但这一指标目前尚无可靠的检测仪器,经过多次实验,高压浇铸机厂,结合生产实践,作了一个直观的规定,即:用指甲划砂芯表面,能够划出连续白痕同时无砂粒掉下为合热芯盒制芯的关键工艺环节格,并要求22.36mm2断面标准试样的单件容重 63g/件。
双工位射芯机以发展为己任,为发展尽其责
1、打开气源开关,检查工作压力是否达到0.6mpa.空气过滤.油雾器,油杯是否正常,按总气阀按钮,使总气阀打开,对气路系统进行充气.然后将射砂筒气源开关打开接着合上主电源开关EF合上1K-2K开关,对模板进行加热.把开关-K-K拔倒手动位置,待模板温度达到260℃时,按提升按钮使芯盒打开,用铜刷将芯盒的排气道及型腔内的积碳刷干净,并喷脱模剂.
2、双工位射芯机要按照*的工作方式进行操作,本机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操作.并且本机分左辅机和辅机,操作相同. 将功能开关K-K拨到'手动'位置.3K拨到'0'位.4K拨到'0'位,5K拨到'0'位,10K拨到'半自动'.按和模按钮,小车前进模具到位后,按工作台升按钮,工作台升到位后按射砂按钮,开始射砂,高压浇铸机定做,射砂结束后,按工作台降按钮,工作台降到位后,按小车出按钮,小车到位开始加热固化.固化时间到后,按提升钮,提升框升芯盒打开,按取芯车进,取芯车到位后,接芯,再按取芯车出.取芯车到位后,按提升框降按钮,下降到位后,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自动操作: 将开关K-K拨到自动位置,开关3K拨到'1'位置.开差K拨到'0'位置,开关5K拨到'0'位置开关11,K拨到'1'位置,开关10拨到'自动位置'. 按下合模按钮,自动进行,合模合车进工作台升射砂工作台降芯盒车出加热固化模提升框升取芯车进接芯子取芯车出提升框降模具复位.
3、双工位射芯机工作结束后,将射砂筒气源开关关闭,关闭1K-2K开关停止加热,关闭总气阀开关,关断总电源一关EK.清扫机器,清除油雾器,过滤器内积水,工作完毕.